imgboxbg

全国免费服务热线:

0371-69876566

这是描述信息
资讯分类
关于我们
关于我们
搜索
/
/
/
做外墙“棉衣”要先验“裁缝证”

做外墙“棉衣”要先验“裁缝证”

2013-10-09

 

随着天气渐冷,越来越多的市民着手给自家的房子“穿棉衣”。近期,记者采访中了解到,上世纪90年代及以前建造的住宅楼至少占供热住户百分之三四十或更高些,部分不保温房屋冬季供热室温与标准供热温度18℃相差一般在2℃至4℃左右。市民自掏腰包做外墙保温,尽管室温因此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升,但是各施工队伍各自为战的施工方式,不但影响了楼体美观,而且存在着高空坠落、火灾等诸多隐患。

    老旧住宅楼“暖气都烫手,室温难达标”

    谈到如何为这些老旧房子供热,虎滩供暖总经理孙林一肚子苦水:“即使供热单位满负荷运行,一些用户家中仍然会出现‘暖气都烫手,室温难达标’的现象。”仅虎滩供暖承担的供热区域,70%楼房为老旧楼房。不少居民室温不达标是因为其房子保温条件不好引起,尤其是一些单层落地窗老住宅热量损失严重,严寒天气下,即使室内暖气较热,这些居民家的室温也难以达到规定的18℃。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及以前建设的老旧房屋墙体保温性能差,热量损失大,成了名副其实的“冷房子”,最明显的就是住宅楼把边把顶,以及楼梯间没有封闭和门窗缺失的,造成住户家中冬季室温明显偏低,市民对供热情况意见很大。为了让家中能暖一些,许多居民不得不开始自己对外墙进行保温改造。

    外墙保温施工队伍“鱼龙混杂”

    “我不认识干工程的人,这张名片是塞在门缝里的,价钱谈妥后,倒是挺方便的。”家住中山区山屏街的周颖说,冬天室温总是在十五六摄氏度左右,供热单位检查了多次,发现管线没有问题,主要是墙体保温性能太差。周颖今年干脆花4000多元钱做外墙保温。针对邻居自己给楼房做保温,家住周水子的市民李先生却不满意:“保温层做完楼都花了,外观太难看,难道不能统一样式吗?”

    记者在我市多家建材市场了解到,能做外墙保温的施工队伍还真不少。许多施工队伍并没有外墙保温施工的资质,而多数居民对市场上保温材料的性能一窍不通,而选择保温板的主要原则,主要是看价格。在居民选择的保温材料中,最便宜的每平方米40多元,贵的每平方米上百元甚至数百元不等。

    对外墙进行保温改造要清楚“资质”

    价格为什么相差如此悬殊?据了解,目前外墙保温常用苯板和挤塑保温板两种材料。由于市场需求很大,我市生产保温板的厂家由原来的三四家迅速增加到十几家。我市一家保温板生产商向记者抱怨:“以前我们的产品每立方米为600多元,而现在有的企业拿着我们的产品当样本卖自己的货,价格只有300多元。如果按照行业标准生产,这个价格连成本都达不到。”保温材料的质量差距很大,而成本悬殊自然导致价格上的差别。

    记者了解到,合格的保温材料,成本价最便宜的也得在70元/平方米以上,这还不算人工费,如果每平方米价格低于此,只能在施工材料上做文章,给建筑工程质量埋下隐患。市建筑节能管理处相关负责人表示,居民安装墙体外保温层也是选材、施工安全、售后服务等环环相扣的系统工程,没有得到建设部门的许可和有效监管,居民在自行选择外墙保温施工时,一定要了解清楚施工队伍的资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