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gboxbg

全国免费服务热线:

0371-69876566

这是描述信息
资讯分类
关于我们
关于我们
搜索
/
/
/
绷带楼牵出墙体保温困境 裂缝繁殖能力大

绷带楼牵出墙体保温困境 裂缝繁殖能力大

2014-08-04

 

   自7月初江苏常州爆出某小区内的多幢住宅楼的外墙突然被“纹”上众多不规则的白色条纹后,在网友的助力下,陕西西安、河南郑州、浙江镇江陆续“报告”当地缠绕了那些有碍观瞻的条纹建筑。这些楼看上去像被打上了绷带,被戏称为“绷带楼”。

    这些高层住宅被补上白色、黑色、深灰色的防水涂料或防水胶,是为了修补建筑保温墙体裂缝,以防止出现渗漏。

    常州、郑州、镇江当地人士认为,这是粉刷层与保温层的软硬度不一致导致了粉刷层表面的微小裂缝。从已有的报道看,常州、郑州的“绷带楼”采用的是岩棉板保温材料

    建筑外墙保温层出现开裂现象不仅只有上述四个地方。在业界看来,住宅和公共建筑的外墙保温层开裂已是近几年来全国比较常见的问题,只不过各个项目的开裂程度不同,也不限于高层住宅或低层住宅。

    但关于保温层与粉刷层软硬度不一致的解释,并未得到采访专家的认同。与其说是原因,软硬度不一样更像是一个事实,它在施工是可以得到解决的。

    裂缝与保温材料没有绝对的关系。

    建筑外保温的结构一般由粘结层、保温层、抹面层、锚固件、饰面层(也即粉刷层)等构成。理论上,建筑外墙保温层不允许有裂缝,但作为固体材料,裂缝是难以避免的。业界将肉眼不可见、小于0.05mm的裂缝称为微观裂缝,裂缝范围大于0.05mm的宏观裂缝是国家规范要求避免的有害裂缝。因为水分子能穿透任何肉眼可见的裂缝。

    常州的“绷带楼”位于武进区遥观镇的一个安置小区。当地建设管理机构人士解释,岩棉板是软的,粉刷层是硬的,由于热胀冷缩出现了裂缝。2011年前后,因上海“11·15”大火、沈阳“2·3”大火,国家有关部门出台政策,要求工程选用A级防火材料。当时可供选择的防火材料不多,该安置小区选用了岩棉板。

    但是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建筑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冯金秋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并不认可这一解释。“如果一栋楼保温层用的是聚苯板,防火隔离带贴的是岩棉板,两种材料一个是有机的,一个是无机的,它们之间产生裂缝那是可能的。而岩棉板和粉刷层都是无机材料,按说不应该出现如此多的裂缝。”冯金秋说。

    冯金秋说,2011年3月公安部发布65号文,禁止使用B1、B2级保温材料,岩棉供应出现了紧缺,“各类厂家的岩棉产品不管有没有研究好,配套的抹面材料是否匹配,也没有经过长期的研究、实践,就往墙上用,这与问题的出现有很大关系”。

    各类保温系统在上墙前,须在模拟条件下进行耐候性能(耐受能力)试验。国家标准、地方标准均要求外墙外保温工程应能适应基层的正常变形而不产生裂缝或空鼓。在正常使用和维护条件下,通过外墙外保温系统耐候性检测,其使用年限应不小于25年。

    “如果出现了渗水裂缝,整个外保温作为系统来说是存在问题的。”鲍宇清告诉记者,“就我们调研的情况来说,保温墙体裂缝与某类保温材料没有绝对的关系”。

    鲍宇清解释:“建筑外保温是一个体系,它不仅仅是保温材料,还包括配套的网布、网面胶浆、饰面,材料之间需要互相的搭配、协调,网布应具有分散应力、网面胶浆应具有一定柔性抵抗应力集中的作用。”